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

人猴和平共處 「需相互理解」


林金福分享了 1 條連結

「人猴和平共處並不是實現不了的美夢」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生林美吟觀察高雄壽山獼猴多年,日前在參加一場「台灣獼猴防治公民會議」時就談到,「人猴和平」,需要的不是距離,而是理解。 林美吟說,台灣獼猴雖是台灣最常見的保育類動物,卻惡名昭彰,與人類衝突不斷,人猴戰了20多年,不曾停止,最大主因是在於人類對待野生動物的觀念和態度。 她以高雄壽山獼猴為例指出,高雄市從2002年捕捉騷擾民眾的台灣獼猴,至2009年市政府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提出「再造人猴新關係」計畫,推出遊壽山五「不」保平安。這五「不」包括不餵食、不接觸或攻擊、不威脅或瞪視、不讓孩童或寵物離開身邊、不當的行為要勸阻。 她認為這五「不」,…
WORLDJOURNAL.COM


記者謝梅芬/高雄4日電
January 04, 2015 05:00 AM | 1441 次 | 0 0 評論 | 0 0 推薦 | 電郵給朋友 | 打印
「人猴和平共處並不是實現不了的美夢」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生林美吟觀察高雄壽山獼猴多年,日前在參加一場「台灣獼猴防治公民會議」時就談到,「人猴和平」,需要的不是距離,而是理解。

林美吟說,台灣獼猴雖是台灣最常見的保育類動物,卻惡名昭彰,與人類衝突不斷,人猴戰了20多年,不曾停止,最大主因是在於人類對待野生動物的觀念和態度。

她以高雄壽山獼猴為例指出,高雄市從2002年捕捉騷擾民眾的台灣獼猴,至2009年市政府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提出「再造人猴新關係」計畫,推出遊壽山五「不」保平安。這五「不」包括不餵食、不接觸或攻擊、不威脅或瞪視、不讓孩童或寵物離開身邊、不當的行為要勸阻。

她認為這五「不」,只是教民眾如何「自保」,把台灣獼猴視為避之唯恐不及的洪水猛獸,這樣的宣傳創造了距離,卻沒有解決衝突。林美吟建議政府應先確認台灣獼猴資源現況,規畫建立台灣獼猴野外長期調查監測模式,建議做好環境教育解說,讓當地居民參與導覽解說,因為在地民眾比較了解獼猴的習性。


Read more:世界新聞網-北美華文新聞、華商資訊 - 人猴和平共處 需相互理解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